印江:学非遗文化 过快乐暑期 -凯发k8游戏

印江:学非遗文化 过快乐暑期


油纸伞是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民族传统手工艺品之一,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,因其独有的文化艺术魅力,成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近日,该县举办了“非遗新生·匠心传承——彩绘油纸伞·妙笔绘童心社教活动,让青少年走进博物馆,零距离了解、学习非遗文化。



印江油纸伞的生产材料多达l9种,主要有竹子、白皮纸、桐油等。生产环节众多,生产工艺十分讲究,有“工序七十二道半,搬进搬出不消算”之说。活动现场,主持人向孩子们讲解了油纸伞的历史及制作工序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油纸伞传承人张朝全现场手把手教孩子们“绕线”,传授色彩搭配、构图等技法。



油纸伞进入印江是洪武年间,制作一把伞七十多道工序,最关键的程序是串线油伞,伞面糊上去了,在于设计大不大气,漂不漂亮。”张朝全告诉记者。




油纸伞不仅是遮阳避雨的工具,它还保持了浓郁的乡土气息和传统的民族特色。油纸伞的“油”与“有”谐音,“纸”与“子”同音,伞张开后呈圆形,寓意着早有贵子,圆满吉祥。正因为这个缘故,在黔东北一带,姑娘出嫁必用这种大红伞。



油纸伞伞面采用印染、贴画手绘等方法,绘有山水、花卉、仕女等图案在了解完油纸伞的历史和制作工序后,孩子们自己动手在伞面上绘画、上色,将纸伞装饰得五彩缤纷、活灵活现。油纸伞一般出现在古代,有古色古香的味道,它非物质文化遗产,我挺喜欢这个油纸伞的,这次我选择花,因为寓意特别好。”唐梓烁一边绘一边说。

制作好纸伞后,孩子们手持自己画的伞,身穿汉服,展现印江民族传统手工艺品的古色古香,亲身体验了非遗文化的艺术魅力。(印江融媒体中心记者 田林 实习生 任婧一

 













监制:左禹华 蒋智江   审校:张泽琴  陈晓岚   编辑:吴霞

动态要闻
网站地图